布魯斯.瑙曼
布魯斯.瑙曼

簡介

我們要如何學習理解當代藝術?該如何談論當代藝術?最終應該怎麼接近當代藝術?  

為解答這些深遠的問題,「藝術慢漫談」邀請四位資深藝術工作者,透過反思不同表達形式、概念和媒介,討論當代藝術的「語言」。節目以當期展覽「布魯斯.瑙曼」,以及這位先鋒藝術家六十年以來多樣的實驗性作品和藝術語言為切入點。

作為一位啟發了多代創作人的藝術家,瑙曼跨越多種媒介,創作出經典的當代藝術作品,革新了藝術的界限。在這些講座中,你有機會深入當代藝術世界,透過與不同策展人、藝術家以及學者直接交流,了解策展背後的過程,探討後極簡主義、聲音和身體的藝術 ,以及錄像和行為藝術等主題。

為期兩天的討論課系列歡迎任何藝術愛好者參與,特別是希望更深入了解當代藝術概念和形式的參與者,一同反思在藝術歷史中影響至今的主要軌跡。 「藝術慢漫談」將提供三語現場即時傳譯,語言詳情請參考下列時間表。門票在Klook上發售。整場節目收費為成人兩日套票為$1,000(包括兩天,共四場討論課),單日門票為$600(包括其中一天,共兩場討論課)。學生優惠兩日套票為$500,單日門票為$300(持有效學生證的全日制學生)。

Image

皮力

從行動到觀念

大館當代美術館展覽「布魯斯.瑙曼」的策展人之一皮力博士將從家喻戶曉的美國畫家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1912–1956)談起,分享對於1950至1970年代藝術理論的梳理和研究;當中梳理了如客觀性、前衛、觀念性、身體、媒介和行為這些理論範疇,亦把這些主題的研究放在寫作、評議、討論、展覽和社會政治運動等情境中進行研究。

現代主義藝術的兩個傳統——形式主義和前衛精神——將被深度頗析。沿著這個脈絡,我們可以看到「觀念性」是如何一步一步在當代藝術的各個媒介中被視為核心準則,並由此折射出在當代語境中對於媒介、觀念、社會意識、藝術體制等方面的思考。

鮑藹倫

從錄像藝術到科技與藝術的交錯

講座將從歷史演變以及社會語境出發,追溯錄像藝術如何從前衛電影源起,演變至其他時間媒介。透過探索不同藝術先鋒的開創性作品,如白南準、瓊.喬納思等人,參與者將了解到錄像如何在1960和1970年代被奠定為新的藝術媒介,從中認識從類比到數碼媒體的轉變,以及錄像藝術如何隨著電腦和互聯網的出現而演變。這節亦會探討藝術家如何透過作品回應身份認同、性別、文化再現,以及政治和環境評論等主題。

Image

楊陽

聆聽——形塑中的身體

「到底有『聲音藝術』這回事嗎?」我不清楚。

但我提出,確實有些藝術家在實踐中拓展出比我們想像之中更多的聆聽方式:

從耳朵到骨頭,從腦袋到心臟,

從站立到躺下,

從步行到轉彎,

從挖掘到飛翔……

我能告訴你發生了甚麼嗎?

阿三

有話直說——當代藝術中的語言藝術

要一矢中的、不轉彎抹角呈現觀念本身,語言是不二選擇。符號轉換背後,牽涉跨越種種約定俗成的社會及文化框架,本節講座將與參與者一起探索日常溝通的語言符號如何進入藝術表達的情境。另一方面,語言具備圖像造形及聲音面向,當代藝術家如何透過不同物料、形式及身體使用語言,亦是本節共同討論的焦點。

注意事項:

· 門票一經出售,不設退款。

· 如當日天文台於上午10時前懸掛黑色暴雨警告信號/8號或以上的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當日活動將告取消及延期舉行。

講者簡介

皮力
鮑藹倫
楊陽
阿三

皮力現任香港大館當代美術館的藝術主管,曾任M+視覺文化博物館希克資深策展人及策展事務主管。他曾擔任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學系常務副主任(2001–2012)。

皮力策劃的展覽包括2015年在英國曼徹斯特惠特沃斯美術館及2014年在瑞典默奧大學視覺博物館舉辦的「對就是錯:M+希克收藏的中國藝術四十年」、2002年在北京中華世紀壇藝術館舉辦的「潤化:亞太媒體藝術」、2001年在南韓東亞日報博物館及2002年在北京現代藝術中心舉辦的「Fantasy Zone」、2002年在深圳何香凝美術館舉辦的「圖像就是力量」。

皮力是2002年日本東京歌劇博物館的「Under Construction」,以及「媒體城市首爾2006」的策展人。他出版的著作包括:《從行動到概念》(2015)、《告別道德主義》(2018)、《M+希克藏品:中國當代藝術四十年》(2021)和《宋懷桂:一生藝術,一世時尚》(2023)。皮力擁有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史博士學位。

鮑藹倫於香港出生,在香港理工大學攻讀放射學期間拍攝了她的第一部實驗電影《手套》。1986年,她共同創辦錄映太奇,並於1992年獲亞洲文化協會獎學金,在美國創作了《似是故人來》。

她的藝術事業於1995年韓國光州雙年展起飛,隨後參加亞太三年展、上海雙年展和台北雙年展等。自1996年以來,她一直是香港微波國際媒體藝術節的總監。她於2001年威尼斯雙年展上展出了《循環影院》。近期展覽包括2019年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的《甦醒:1960年代至1990年代的亞洲社會中的藝術》,Para Site的《當家當當家》(2019),《光之凝》(2022)。她的作品被香港藝術館、M+和格里菲斯大學收藏。亞洲藝術文獻庫於2023年推出了她的檔案庫。

楊陽從事教育、文字及策展工作,2008年成立藝術組織聲音掏腰包,推動聲音及聆聽作為文化和藝術。2013年獲亞洲文化協會獎學金。2015 年成立A Walk with A3藝術空間,爭取藝術處於街道及公共領域的權利。現為Institute for Public Art研究員,國際藝評人協會香港分會成員,及獨立藝評組織Art Appraisal Club成員。2013年獲亞洲文化協會獎助。現任職中文大學通識教育基礎課程講師。

香港藝術家、藝評及寫作人。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畢業,後修畢藝術碩士(創作)及性別研究文學碩士課程。他的創作經年思索文字、文學與繪畫的關係,文學性之於當代繪畫的契合。

近年個展包括「無艷有序」(2024)、「Everyday Practice」(香港及紐約,2019及2020)及「一夕餘地」(2019);著有《文本有相》及《Everyday Practice》等展覽小書。現為大專兼任講師、1a space策展團隊成員及電台藝術節目嘉賓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