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碼行空
典碼行空

簡介

「解構『關鍵詞』:從藝術家書探索意義」是「典碼行空」系列的最後一個節目,邀請了廣州藝術家徐坦與大館藝術主管皮力,討論徐坦影響深遠的藝術家書《關鍵詞詞典》(2005),以及當今正在改變藝術出版面貌的各種情況。

徐坦的《關鍵詞詞典》是一本綠色封面的小型袖珍書籍,收錄了125個中文字,形式類似語言指南或兒童學習遊戲。作品呼應了杜尚的《新娘被多名單身漢剝光》(又名《綠盒子》,1934),後者同樣是一件藝術出版物,以綠色盒子作為載體和展示場所;而徐坦的「綠皮書」也異曲同工,運用日常物件(這次是詞典)的結構,同時框定和解構其中內容,只是目的不同:徐坦藉著藝術語言,在不同社會文化語境中理解種種個人的敘事。

這也為我們解開了「典碼行空」這項目的意義,就是思考出版在創作上扮演的角色。藝術家以出版為其資源及媒介,以便繞過知識產生、組織和流通的既有體系,而與此同時我們學習和分享的方式也在不斷演變。

大館當代美術館藝術家書籍圖書館的「典碼行空」由朱珮瑿及尼克 · 瑟斯頓策劃。

簡介

徐坦
皮力

徐坦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1993年加入廣州的實驗藝術小組「大尾象」。徐坦的作品曾於國際展出,包括在北美(紐約、三藩市)、柏林、雅加達、光州、威尼斯、上海、沙迦等地的雙年展,以及廣州三年展等。他曾獲柏林德國學術交流總署和紐約亞洲文化協會的駐場藝術家獎學金。 目前在中國大灣區和紐約兩地居住及創作。

皮力現任香港大館當代美術館的藝術主管,曾任M+視覺文化博物館希克資深策展人及策展事務主管。他曾擔任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學系常務副主任(2001-2012年),也是北京U空間與博而勵畫廊(2005-2012年)的創辦人之一兼總監。

皮力策劃的展覽包括2015年在英國曼徹斯特惠特沃斯美術館及2014年在瑞典默奧大學視覺博物館舉辦的「對就是錯:M+希克收藏的中國藝術四十年」、2002年在北京中華世紀壇藝術館舉辦的「潤化:亞太媒體藝術」、2001年在南韓東亞日報博物館及2002年在北京現代藝術中心舉辦的「Fantasy Zone」、2002年在深圳何香凝美術館舉辦的「圖像就是力量」。

皮力是2002年日本東京歌劇博物館的「Under Construction」,以及「媒體城市首爾2006」的策展人。

他出版的著作包括:《從行動到概念》(2015年)、《告別道德主義》(2018年)、《M+ 希克藏品:中國當代藝術四十年》(2021年)和《宋懷桂:一生藝術,一世時尚》(2023年)。皮力擁有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史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