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大館馬戲季2024
玩轉大館馬戲季2024

簡介

過往大館的《馬戲新人類》培育過不少本地具潛質的馬戲藝術家。今年大館繼續讓這裡的表演空間變得更有趣與更具創意,將邀請一向多做街頭表演的馬戲表演者、或對馬戲有涉獵的初心、想在演出中加入馬戲元素的藝術家,跳出平常的演出框架,來到大館一個有完整劇場配置的場地,盡情創作自己的作品,見證當代馬戲團的跨媒介及多樣性。

今年參與演出的兩組表演者,包括不打不相識的香港年青馬戲藝術家李裕駿Jason與台灣雜技與舞蹈家洪加榮「巴西」,他們去年在《釘孤枝熱血大亂鬥》認識,一見如故,想跟觀眾透過雜耍演出,一同分享香港與台灣的好風景。而劇場演員的高棋炘,近年闖入木偶劇場,有豐富戲劇經驗的她,今次要從木偶的視覺,與觀眾一起探索與自己身體的關係,觀眾似跟隨着她一頁一頁的打開由她親手描繪的繪本,一起走進木偶的戲劇旅程。

《Planet B》

如果有另一個地球,你希望它會是怎樣的?

《Planet B》是劇場創作人及表演者高棋炘的全新原創戲偶演出。探索身體複雜多變的細節,將其想像成陌生的星球。透過舞台效果,將表演者身體分割拼合,形成想像星球的地景,予戲偶穿梭其中;透過四名女性形體表演者和不同道具、物件、戲偶的互動,由身體出發,構作出更多美麗的、溫柔的面向,同時表達創作人對理想的「另一個」世界的期許。

創作及演出:高棋炘
演出:陳頴璇、邱穎琳、周美齡

Image Image

《在路邊》

「做自己喜歡的事,不代表一直都能樂在其中。」

來自香港與台灣的兩位雜耍人,因相似卻迥異的成長背景、在城市的奮鬥爭掙扎,一次的偶遇,讓他們坐在路邊互相傾訴。

音樂被視為高維度的語言,而雜耍則是傳遞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情感。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是否只依賴文字?是否有瞬間只透過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亦能深深打動彼此?

雜耍中的失誤與成功,雜耍人經歷無數次的練習與失敗,才能迎來短暫的成功。失敗後,我們可以選擇放棄,或者狼狽地撿起生活的碎片,繼續嘗試,只為了好好活著。「我們都不像看上去那麼完美,那些不完美的部分只是被藏起來了。我們,終究只是人。」透過演出,探討人生、夢想與壓力,讓你也能理解雜耍背後無法言喻的情感,並感受那些語言以外卻深刻打動人心的瞬間。

創作及演出:李裕駿、洪加榮

Image Image

門票詳情

門票 | $220
門票於art-mate.net公開發售
折扣(數量有限,售完即止)
1.    全日制學生、60歲或以上長者和殘疾人士及其陪同者,可享6折優惠
2.    「馬戲大爆炸」套票:$300(《家下黃色仨》及《馬戲新人類》成人門票各1張)
3.    家庭套票:$500(2位成人及1位全日制學生門票)
4.    大館FAN可享85折優惠

備註
活動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如有任何爭議,大館保留最終之決定。

成為大館FAN更可參與「節日足印」活動!到大館現場欣賞三個不同馬戲節目,只要透過大館APP打卡,就能解鎖獲得獨家「節日足印」禮「襪」一對。數量有限,先到先得,換完即止。

藝術家簡介

《Planet B》
高棋炘
《在路邊》
李裕駿
《在路邊》
洪加榮(巴西)

自由身劇場演員及戲劇教育工作者。

2015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學士(榮譽)學位,主修表演。校內兩度獲頒「傑出演員獎」以及「優秀表演獎」和多個獎學金。

2016-2017年曾任天邊外劇場一年駐團實習演員。

2018年與黎濟銘和莫家欣共同創作《博拉者》。

2020年與志同道合的同伴成立 「去劇場」,並創作:《港城阿牛》、《一即全/全即一》。

2022年憑奇想偶戲劇團的詩意偶劇《車輪婆婆》提名香港小劇場獎最佳女主角。

近年,以編、導、演身份,創作了《點燈之旅》、《遺忘沙漠》、《雲集樓》三個以非物質物化遺產為題的學校巡迴演出。

她亦以戲偶和物件為元素,於中小學開發學生編作能力和創意。創作出《追鯨記》,以及戲偶短片《你世界的盡頭在哪裡?》。

近期演出:

林芷君《Under the see》、鄧樹榮工作室《李爾王》(上海、倫敦、羅馬尼亞、柏林、香港站)、香港藝術節@大館《那些巨人與微小的》、風車草(新演員計劃)《一粒金》、前進進戲劇工作坊(三年共桌計劃)《自我控訴》、《根從你空中走過》⋯⋯

Instagram: ko.ki.yan

中學時期開始接觸雜耍,先接觸扯鈴,繼而學習拋擲項目,專長雜耍球。近年嘗試接觸不同舞種希望開發身體的可能性,探索身體與球的關係。李氏致力於香港推廣雜耍,希望把自己喜歡的雜耍模樣呈現給大眾。近期參與作品包括:玩轉大館馬戲季2023《釘孤枝熱血大亂鬥》以及香港藝術節@大館《藝術外賣2.0》等。希望成為一個溫柔的表演者,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只想呈現最真實的東西給觀眾。

畢業於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專長街舞與雜耍球,目前是 Eye Catching Circus 的專職團員。自2016年以來,持續投入於馬戲教學系統的開發,與團隊參於各式展演平台演出。洪氏生於巴西,幼年時隨家人返台,成長於一個音樂世家,3歲起便開始接受音樂的薰陶,對聲音有著敏銳的直覺。青少年時期愛上了HipHop,在大學時期接觸到特技馬戲,開始將音樂、流行舞與雜耍球結合,並致力於為雜耍創造新的表演風格。